快速死亡(三成快速死亡、一成死后确诊,专家指台湾防疫医疗有三大问题)

作者:访客 时间:2023年09月19日 22:42:38 阅读数:1人阅读

台湾地区今年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严峻,4月以来民进党当局“指挥中心”已公布490人死亡,据公布的确诊日期与死亡日期,约两成死者在确诊5天内死亡,约四成死者确诊后快速死亡或根本来不及确诊,包括确诊当天死亡19%、确诊隔天死亡14%、死后确诊9%。快速死亡和死后确诊的个案,有77%是5月5日后确诊、死亡,特别集中于近两周,陆续开放长照机构密切接触者、65岁以上快筛阳性可比照确诊的阶段。

快速死亡(三成快速死亡、一成死后确诊,专家指台湾防疫医疗有三大问题)

为何来不及医疗就死亡的比例这么高?专家分析,“延迟诊断、没有给药、医疗量能不足”都是可能原因,显示防疫体系和医疗体系都出了问题。现在必须尽力达成及早诊断、及早给药,才有可能压低致死率,重点包括让快筛阳性确诊成为通则、积极以PCR核酸检测排除伪阴性。

“指挥中心”今年不再公布确诊个案的全死因死亡数,4月1日至5月21日仅公布490例“经审查判定死因与新冠肺炎有关”个案。5月18日有台北市议员,揭露“双北”地区5月上半月火化的确诊遗体数量,就比“指挥中心”公布的全台死亡人数还多。5月19日媒体询问“经审查判定死因与新冠肺炎无关”的个案有多少人,当时指挥官陈时中说可提供但需要时间,迄今未公布。

根据“指挥中心”公布的资料,490例死亡个案中,93人确诊与死亡日期在同一天、69人确诊隔天就死亡、43人确诊日期在死亡日期之后,分别占490名个案之19%、14%、9%。以上三种情形约占公佈死亡人数的42%,另有110人是确诊后五天内就死亡,占22.6%,其余约35.5%是确诊超过五天才死亡。

台当局前“疾管局局长”苏益仁表示,正常照顾情况下,通常死亡会发生在确诊后第二周到第三周中间,确诊和死亡时间很靠近的比例不低,反映防疫体系和医疗体系都有问题。发病后无法赶快确诊,是防疫体系出问题,确诊后很快就死亡,是医疗体系有问题。“指挥中心”要压低致死率,必须分析检讨流程环节,想办法缩短延迟,才有可能达到。

苏益仁观察,随着确诊大量增加,已看到防疫体系挑战变大、就医通道出问题、医疗量能逐渐不够、照顾品质变差等情况。最前端做个核酸都要拖3、4天才有结果,老人只要拖个3、4天,病况就可能就会变得很棘手,确诊和死亡时间就会变得非常靠近。

5月5日住宿型长照机构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,快筛阳性就能比照确诊个案开立治疗用药。前述确诊当天死亡、确诊隔天死亡、死后确诊的个案,却有高达77%都是5月5日后才出现。苏益仁说,这是很奇怪的现象,放宽长照机构快筛确诊,来不及医疗的情况应减少才对。

苏益仁说,“指挥中心”应说明长照机构住民染疫后中重症的人数、就地医疗及送医治疗的人数、死在机构及死在医院的人数。因为当机构中重度病人变多,还全部送到医院,医院量能很快就会崩溃,但如果送不出去,就会有愈来愈多人在机构里面死亡,“这是医疗量能的重要指标。”

台大医院智慧医疗中心副主任、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博士李建璋表示,减少死亡的重点在诊断,及早诊断很难,但这时治疗很容易,等到诊断很容易的时候,很可能就会来不及治疗。很多人经历过多次快筛阴性,直到症状厉害才快筛阳性,这是因为现在品质好的快筛也大约有三成伪阴性,病毒量达到一定程度才验得出。

李建璋表示,“指挥中心”想压低致死率,要设法“将诊断时间提前”。以目前社区的盛行率,快筛阳性已可作为确诊通则,为减少伪阴性所造成的延误,则必须提供更方便的PCR核酸检测管道。不论是唾液PCR或鼻咽PCR都是检验“核酸”,都比验“抗原”的唾液或鼻咽快筛更精准,善用PCR积极排除伪阴性,就能找出那些需要及早投药的病人。

如何提高PCR检测可近性,同时将对医疗人力负担降到最低?李建璋说,可参考境外方式,民众在家自口腔或鼻孔自行采检,将检体包好寄回或送到社区药局回收站;检验单位以短信通知结果,民众可凭阳性通知就医,由医师协助评估是否可服用抗病毒口服药。

5月8日之前,台湾地区两种抗病毒口服药合计,每天仅领用数百人份,5月9日至14日有几天领用逾1000人份,5月16日后才开始达到每天领用数千人份的规模。苏益仁表示,65岁以上年长者等重症高风险群,愈早给药愈好,理论上是5天内,最好是1到3天内,药有即时给,就能减少7、8成轻症变重症。有吃药的人里面有多少人死亡?苏益仁表示,这也是应该要公布的重要资讯。(来源:台湾“联合报”)